2025年10月19日 星期日 欢迎来到济南长安网

《人民法院报》专题报道济南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

发布时间:2025-09-25 10:04:39 来源:济南中院

山东济南:精研枫桥“金钥匙” 谱写善治“新篇章”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两级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开展“泉法‘枫’景”特色示范法庭培育活动,打造了一批符合“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标准、具有地方特色和品牌效应的人民法庭,形成乡村法庭、城郊法庭、城区法庭、功能性法庭设置合理、功能优化、运行高效的布局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2024年,济南法院4家人民法庭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命名为“枫桥式人民法庭”。

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到历下区法院姚家法庭视察工作。

以“薪安企盈”绘“解纷答卷”

“她无故旷工并鼓动学员退费,导致校区生源大量流失,给学校造成恶劣影响,必须给我个说法!”

“学校无故将我辞退,经济赔偿金我一分也不退让!”

日前,某教育培训学校与原在该校担任教师的王某互相将对方诉至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姚家人民法庭。时隔几个月,双方当事人再次相见,火药味依旧十足,矛盾冲突尖锐。

“两个案件一并处理,分别疏通矛盾,或许可以得到让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负责审理此案的姚家法庭法官朱琳琢磨着,让调解员也参与处理可以多维度促进案结事了。于是,在朱琳的指导下,特邀调解员周世萍着手对案件进行调解。周世萍曾在劳动仲裁部门工作近20年,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法律知识。

为找到双方利益平衡点,周世萍“背靠背”跟双方当事人反复沟通,探究解决策略,增强当事人协商解决意愿。经过多轮调解,双方通过换位思考、平衡利益得失,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姚家法庭位于济南中央商务区,市场主体超15万户,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建筑工程等类型案件数量连年攀升。2021年5月,山东首家劳动法庭在此挂牌成立。在年收案数稳步增长、案情日渐复杂的情况下,姚家法庭的案件经过调解化解的比例能在六成以上,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姚家法庭庭长阮斌介绍,为维护辖区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姚家法庭积极打造“薪安企盈”工作品牌,在劳动争议“萌芽、诉前、诉中、判后”四个阶段积极履行支持和指导调解法定职能,将调解指导覆盖“全流程”。

与此同时,姚家法庭推动“四调联动”,实现企业调解、工会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协作互补,打造劳动争议多元解纷平台。统合“四轮调解”,引导企业内部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进行首轮调解,指导工会进行第二轮调解,支持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第三轮调解,最后由法庭组织第四轮调解,实行分层递进式调解模式。经过全链条调解、层层过滤,劳动争议化解率达75%。聚合“四方力量”,针对企业、工会、仲裁促成调解的纠纷,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分析反馈调解协议确认情况,放大调解示范效应,提升公众对调解工作的接受度与信任度。

通过完善“调裁审执”衔接机制,密织解纷网络,姚家法庭的“薪安企盈”品牌成为彰显区域法治温度、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闪亮名片。

市中区法院七贤法庭开展法庭开放日活动。

以“温暖护航”助“拔节成长”

2024年9月,作为某小学法治副校长的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七贤人民法庭副庭长许毅,为该校学生上了一堂法治辅导与心理辅导课。不料,课后男生小李吞吞吐吐地问了许毅一个令人震惊的问题:“要是我自杀,小王需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原来,小李与同学小王闹了些矛盾,小李的父母平日忙于打工,对他关心甚少。面对与小王的矛盾,小李不敢向父母和老师求助,渐渐萌生出轻生的念头。许毅深知问题的严重性,立刻向学校通报。

经学校老师召集,小李、小王以及他们的父母来到学校。许毅为他们做起了调解工作。经过沟通,小王与小李当场拉钩、相拥和好,小李的父母也表示今后会多关心孩子。

此后,为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的长效机制,七贤法庭与辖区教育、公安、司法等部门紧密联动,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治服务平台暨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积极推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大保护”深度融合、协同发力,精心构筑起全链条、全方位、立体化的未成年人保护屏障。

七贤法庭处于济南市西南部的城乡接合部,辖区学校里的学子大多是村居居民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近年来,七贤法庭以法律为坚实的风帆,以关爱为明亮的灯火,全力守护着辖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25年寒假过后新学期开学第一周,七贤法庭邀请东河小学30余名小学生走进法庭,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同学们亲身参与“第一次庭审”,零距离感受法院审判工作的严肃与庄重。

审判庭内,法官助理详细介绍了法庭座位设置、人员构成以及开庭流程等庭审知识,并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们深刻理解国徽、法徽、法袍、法槌的象征意义。

带队老师感慨道:“一次‘模拟庭审’,让学生们亲身领略到法律的威严,在心中种下了一颗法治的种子。”

以法之名,筑梦“未”来。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在经历巨大变化,2024年以来,七贤法庭先后开展11次“模拟庭审”活动,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法律的风帆守护他们健康成长、扬帆远航。

平阴法院孔村法庭对一起承包地纠纷开展现场勘验。

以“孝和文化”促“和合共赢”

在平阴县南部,与泰山接壤处,有一座因至圣先师命名的山——孔子山,相传春秋时期孔子在此传道授业。平阴县人民法院孔村人民法庭就坐落在孔子山下,所辖孔村、孝直两个乡镇,一个因孔子讲学而得名,一个因柳下惠故里恪守孝道而成名,孔村法庭以“孝”“和”本土纯朴文化为元素,主动回应辖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公平正义新期待,打造“和合玫美”司法服务品牌,最大限度释放基层治理效能。

“夏法官,真的太感谢了!您不仅帮我们化解了矛盾,更让我们重建了合作互信。”2024年的一天,平阴某炭素企业向孔村法庭表示感谢。

在此之前,孔村法庭审理了一起涉炭素产业货物运输纠纷案件。平阴某炭素企业与平阴某物流公司因一批货物到达时间延误而引起纠纷,使两家合作一度陷入僵局。

孔村法庭法官夏民了解案情后,没有简单采取一判了之的方式,而是深入调研发现双方企业存在多年合作关系,具有深厚的情谊。为此,夏民联合炭素行业协会开展调解,以“和气生财”的传统商业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双方回顾合作历程,同时协调多个部门为企业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支持。最终,在夏民的调解下,平阴某炭素企业与平阴某物流公司握手言和,实现了双赢局面。

孔村法庭针对辖区支柱产业炭素行业矛盾纠纷多发现状,在炭素企业聚集区成立“炭素协会法官工作室”,坚持“以和为贵”的解纷理念,构建“行业调解指导+靠前服务”机制,向驻地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多元调解等法律服务,为企业节约诉讼费用370余万元。

“法官将富有当地特色的文化理念融入司法实践,宛如开出一剂蕴含法治智慧的息诉良方,不仅有效纾解群众心结,还服务了乡村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真正实现了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夏民如是说。